深化校企合作 培育古建人才
——万荣县职教中心筹建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
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,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和智慧。近年来,随着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,古建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,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,特别是我省作为全国古建筑最多的省份,更是面临人才缺口。
立足这一实际,万荣县委、县政府及时调整职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,在深入调研古建行业、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,结合万荣当地古建产业发展优势,精准对接古建筑保护与修复领域人才缺口,于2025年在万荣县职教中心启动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建设工作。
3月22日,万荣县职教中心组织召开了专业建设论证会,邀请古建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商人才培养方案,就课程体系、师资建设、证书融通、行业标准及联合开展古建保护课题等内容初步达成共识,谋划确立了“以传统技艺为核心、现代科技为支撑”的古建专业教学思路,并初步提出了校企合作五年规划。
4月10日,万荣县职教中心师生代表100余人,来到位于万荣县里望乡上井村的山西舜博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、里望乡北阳村的山西万唐龙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开展研学活动。
在山西舜博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,公司董事长王晋山带领学生们认识板瓦、筒瓦、勾头、兽头、砖雕、琉璃等古建筑传统构件。在木料加工厂,师生们仔细观察彩绘、砖雕等传统工艺细节,亲身感受古建筑“一砖一瓦皆学问”的精妙。
来到山西万唐龙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,大门楹联“榫卯制衡良艺岂因名利废,道在有无瓦甓能传百代工”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古建行业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在1∶5等比例缩放的飞云楼实体建筑模型前,公司董事长董养明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万荣飞云楼的纯木榫卯结构,让学生们真正了解“三层四出檐、明三暗五”的含义,体悟到万荣本土古建的技艺和魅力。随后,师生们参观并了解各类木料熏蒸、干燥处理流程。在加工车间,学生与工匠大师零距离接触,观看雕花修复、斗拱测绘、砖雕拓印等古建技艺项目。
“目前,企业可以提供传统木工、传统瓦工、砧细工、木雕工、石雕工、砧刻工、泥塑工、彩绘工等一系列工作岗位。”董养明介绍,学生从古建专业毕业后,可以选择木工雕刻技术岗、瓦石制作技术岗、财务预算岗、测绘设计岗、招投标岗等岗位,企业将根据学生的性格、能力安排适合他们的岗位进行专项培养。
通过此次研学,万荣县职教中心将课堂延伸至古建技艺展示和操作现场,为古建专业构建“理论·观摩·实操”立体化教学链提供了生动实践,更让热衷该专业的学生确立了“守护文化根脉”的职业使命。
“古建筑修缮与仿建,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制,而是在守护历史文脉中培育文化自信、弘扬建筑文化、传承工匠精神。”万荣县职教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万荣县筹建该专业的初衷就是锤炼“修旧如旧”的匠心,传承“古为今用”的智慧,让更多的中职学生增强山西古建文化自信,借助地方古建企业的平台,深化校企合作,学好修缮技能,掌握过硬本领,在服务万荣、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,真正成为中华建筑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承者,守护好山西文明的根脉。(韩维元 冯晓丽 陈永红)